前言
这位昔日叱咤东汉末年的军阀强人是如何在短短数年之间兵败身死的?
一、公孙瓒,这位眼高于顶的战国风雄主
公孙瓒,字元喜,一生志在成就统一,雄踞一方的大业。他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备受宠爱,性格骄纵,唯我独尊。他天资聪慧,通晓兵法,有着不俗的军事天赋。然而他又目中无人,自负盈然,不知退让为何物。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后来屡屡自断生路,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瓒以武力向上,逐步统治幽、青、冀三州之地,实力远胜当时各路军阀。当权在握之时,他志得意满,自以为无人可敌。正当他沉醉权力与财色之时,却不知背后已埋下陷阱,正待他踏入。
公孙瓒生性骄奢淫逸,手握大权后更是穷奢极欲。他建造宫殿楼阁数十处,囤积粮谷三百万斛,供自己和后妃享乐。而对百姓则是压榨、苛责,军队更是忍饥挨饿。由此可见,他并非仁义之君也无心于民。
展开全文
二、与袁绍结怨,公孙瓒退守易城
建安三年,公孙瓒与袁绍爆发矛盾,双方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虽然公孙瓒实力强大,但他麾下谋士平庸,将领无能,很快在袁绍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公孙瓒只得退回自己的大本营易城,命军队死守城池。
袁绍得胜后志得意满,他决意生擒公孙瓒来夸示全军。于是率大军对易城发动猛攻。公孙瓒也命手下依托易城的坚固城防抵御袁军进攻。在几轮防守战后,公孙瓒的军队打退了袁绍第一次攻城。
三、公孙瓒固守易城,志在待援
袁绍见正面攻城不利,为防止公孙瓒反扑,便修书一封求和。公孙瓒性格骄矜,他看不上出身寒门的袁绍,对使者愤怒地说道:“天下群雄里还没有谁能攻下我的城池,袁绍也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随后将袁绍的使者轰走,并命令军队加强城防,准备持久战。
易城中,公孙瓒依然我行我素,将大批精兵安置在自己宫殿周围,丝毫不将将士生死放在心上。而其麾下诸将看在眼里怀疑重重,也对公孙瓒失去了信心。这些疏离感最终酿成大祸,导致公孙瓒兵败的最终命运。
袁绍得知公孙瓒的回信后勃然大怒。他立即调集更多兵马,亲自坐镇指挥,誓要攻下易城。经过激战,袁军终于突破了易城的外围防线。公孙瓒失去外廓后心生惧意,连忙派人向张燕求援。
而此时的袁绍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易城里的许多内应也与他勾结在一起。在内应的协助下,袁绍轻易识破了公孙瓒的求援信。于是一个计谋安排就此展开......
四、中了袁绍的圈套,元喜命丧黄泉
当公孙续带领援军赶到时,公孙瓒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两军会师的日子就在眼前,只要击败袁绍,他就可以东山再起,重掌大权。殊不知,此时的他,正一步步踏入袁绍设下的陷阱......
按照约定的日期,袁绍军中的内应举起了信号的火把。公孙瓒见状,误以为是援军到来,急忙出城迎接。哪知袁绍早已设下埋伏,公孙瓒一出城就遭遇围攻。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公孙瓒大败而归,只得退回城中苦苦支撑。
此后,袁军开始挖掘地道,一点点向城内侵蚀。在内应的配合下终于攻入城中,公孙瓒退无可退。绝望之中,他亲手杀死所有妻妾,然后引火自焚,结局悲惨。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军阀强人,就这样在几年之间化为黄土,成为历史尘埃。
五、劣势成堆,难以长久
当我们回首公孙瓒的一生时,不难发现他失败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种种劣势。这些劣势叠加起来,像是看不见的枷锁,最后将他拖向毁灭的深渊。
公孙瓒出身一般,无法获得士族的支持。他麾下无人才,缺少能臣谋士。他在位苛待百姓,招致民心渐失。他占领的三州又都是贫瘠之地,难以长久经营。种种劣势让他在与袁绍较量的战争中渐处下风,终至失败收场。
我们不禁要感叹,天道酬勤,果报应时。公孙瓒本可安享权利至死,却因自身种种过错和劣势,最终使他兵败如山倒,命丧黄泉。此可为后人之戒。
首先我们分析,公孙瓒本是贵族子弟,其父曾官居太尉之职。所以他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与教养的熏陶之下,可谓出身名门。然而这并不足以使其获得南北士族的支持。在当时,袁绍为第一大家族,故能吸引各方名流和士族投归。与之相比,公孙瓒的门第显然还差了一截。这也是直接导致三州士族不愿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其次,公孙瓒为人性情刚硬,唯我独尊。这一特质使他难以顾全大局,懂得用人之道。他的部属尽数是无名小卒,不会见微知著的策士。再与袁绍麾下的顾名将略有差距。虽说谋多也不是必胜之道,但既没有足以匹敌的猛将勇士,又缺少善谋的智囊,公孙瓒终难长久。
此外,公孙瓒占领幽青冀三州时,以武力为威,不知惠心怀德。他囤积粮谷享乐,却不顾军民疾苦,终致民心一去不回。形势所迫之时,该是发动民力共同抵抗袁绍大军攻城之际,却已无人愿为他效力,岂能不败?可见其用心不足,败在未定民心也。
综合以上种种,公孙瓒兵败易城,实为情理之中。我们从他的一生中,可以得到那样丰富的启悟。眼高于顶者,终难长久。公孙瓒骄不可镇,终落得星火燎原之结局。切莫重蹈覆辙,给后人以深沉教训也!
结语
我们回顾公孙瓒的一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眼高于顶者,终难长久。
公孙瓒生性骄奢,功高盖主,不知退让。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招致His败亡。他麾下苟且偷安,无人与他同心,最终难逃一死。
如果公孙瓒能够洞察形势,知进退;如果他能够体恤民情,惠泽百姓;如果他能够同心协力,团结麾下;也许他就不会在建安四年黄泉下的宾客。
公孙瓒的败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失去民心支持的统治注定不稳;文字狱中没有真心支撑的权力注定空中楼阁。作为统治者,一味滥杀无辜终将埋下祸根;身边无人便无异于孤家寡人。
眼高于顶者,终难长久。公孙瓒的悲剧正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便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